养老金融50人论坛欢迎您的访问!

专家观点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 专家观点

曹德云:发挥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优势 支持养老保障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

来源:网络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1-25  阅读次数:  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参加“2023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果发布会”。这次论坛以“努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为主题,在当前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坛发布的《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3》《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为我们更好地研判中国养老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努力推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智慧和借鉴启迪。下面,我结合保险资产管理产品,谈谈个人养老金发展问题,请大家批评指正。

最近两年,在国家政策和市场机构共同推动下,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实践开始起步,在账户制、税收激励、完全积累、市场化运营、风险自担、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遇到覆盖率不高、保值增值不够、养老属性不足、发展不如预期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个人养老金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比如去年以来开展的个人养老金试点,呈现“两低三不”漏斗状,既建立账户人数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例低、已缴费人数占建立账户人数比例低;产品供应不均衡、选购渠道不畅、民众参保愿意不强。截至2023年3月,有3038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其中900多万人完成了资金储存,储存总额182亿元,人均储存水平2022元,购买产品总额110多亿元。648款个人养老金产品以银行类定期存款为主(约占72%)。

分析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除了资本市场低迷、低利率周期影响、激励程度不足、社会公众意识不强、操作不尽便利等原因外,适意底层资产不足、金融工具不丰富、可选择产品种类不多也是重要原因。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适合个人养老金投资配置的具有长期稳定收益且安全性较好的资产、工具较为稀缺,这导致养老金投资收益不高、稳定性不强、安全性不佳,影响了个人养老金持有人的信心和社会公众的参与意愿。为此,如何引入新的适意底层资产、金融工具并增加个人养老金产品品种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这里,我就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及对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支持性作用,做了一些思考,与大家分享。

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的金融工具,是为了缓解因金融市场缺乏中长期金融产品,导致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出现严重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而推出的金融创新业务。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对改善保险资产负债匹配、促进投资收益率长期稳定起着积极作用,也是保险资金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民生建设的重要载体。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已形成包括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组合类资管产品,以及资产支持计划、保险私募基金在内的产品体系。做为保险资管公司为保险资金量身定制的投资品种,保险资管产品在资管市场上有较好的认可度。同时,在保险资管产品“1+3”规则体系建立和登记制实施的推动下,保险资管产品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10月末,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存量4367只,存续规模8.91万亿元。其中,组合类产品6.4万亿元,占比71.8%;债权投资计划1.93万亿元,占比21.6%;股权投资计划2000亿元,占比2.22%。此外,资产支持计划余额2400亿元,保险私募基金余额1500亿元。从产品种类看,包括债权类、股权类、基金类、资产证券化等类别,投资领域覆盖传统投资和另类投资;从期限结构看,包括短中长期限,债权计划和股权计划主要为5年期以上产品,组合类产品则以3年期以下为主;从持有人结构看,保险机构持有4.1万亿元,占比45.8%,非保险机构持有4.83万亿元,占比54.2%,其中组合类产品有少量个人持有。

目前,保险资管产品已建立起专业化、市场化、产品化、创新化的管理体系。在专业化方面,已有30多家保险资管机构开展保险资管产品业务,建立了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和能力,形成了项目(资产)挖掘、尽职调查、风险控制、产品创设、发行销售、投后管理、客户维护等业务链条。在市场化方面,在规范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已由审批制、备案制、注册制,逐步过渡到登记制,体现出更加开放的制度规则,充分激活了市场主体发行和配置的空间与弹性,不仅成为保险资金投资的优质资产,也成为企业年金、银行理财、信托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配置的良好工具。在产品化方面,保险资管机构将自身投资策略和专业能力转化成为产品,不断拓展第三方业务规模,提升市场化管理水平,除了提供常见的、以获取收益为目的的各种投资策略外,还提供基于“资产负债匹配”和“风险管理”理念的解决方案。在创新化方面,保险资管机构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在产品交易结构、期限结构、投资方式、底层资产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合意适宜的产品类别。

保险资管产品具有金融市场其他产品难以比拟的优势和特点:一是安全性较高。如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超过九成;债权投资计划中,总体呈现保证担保为主,少量抵质押担保或免增信的趋势,六成以上的债权计划项目具有大型企业担保,近八成的产品评级为AAA。此外,从审慎投资角度考虑,保险资管产品对融资主体和投资项目的资质标准要求较高,同时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资产托管机制和内部信用评级机制。二是收益性较好。保险资金追求长期稳健投资收益,保险资管产品有覆盖资金成本及按期付息的最低要求,具有绝对回报特征。如债权投资计划,截止2023年10月底,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为 5.25%,虽然随着市场利率下降而走低,但在金融市场各类产品中,仍相对较高。在保险资产配置中,目前,债权投资计划的财务投资收益率超过4.4%,也居于各类资产收益率前列。三是期限较长。债权计划和股权计划中,5-10年期产品规模占比43.54%,10年期以上及无固定期限的产品合计占比45.94%,其中债权投资计划平均投资期限为6.62年,2023年至今为7.73年。

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与养老金资产配置和产品特性具有较高的匹配性和适用性。债权投资计划已纳入企业年金即第二支柱投资范围,目前正在争取纳入基本养老金即第一支柱投资范围。对个人养老金而言,保险资管产品特别是债权投资计划是较为适意的投资工具,养老保险之外的养老理财和养老目标基金也可以考虑将其纳入投资范围,以此丰富个人养老金投资组合的底层资产和金融工具,促进投资组合的优化合理和投资收益的持续稳定,增强产品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养老属性。

但现实中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是保险资管产品面向个人投资者开放问题。除了组合类产品可以面向合格个人投资者销售外,其他保险资管产品投资者仍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最近几年,行业一直在讨论保险资管产品面向个人投资者销售问题,协会在2021年制定了《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者适当性自律管理办法》,从制度规则上奠定了基础和条件。从实践的角度,组合类产品已做出了有益尝试,可以在总结前期经验、审慎评估论证、能够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以试点方式逐步探索开发养老型保险资管产品,直接面对社会公众特别是高净值人群,为个人养老金持有人服务,参与并支持第三支柱建设。另一个问题是,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存续规模尚不到10万亿,其中债权投资计划不到2万亿,而且最近出现下滑趋势,从数量上讲,还难以满足养老金配置的现实需求。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还要在产品创新和制度优化上下功夫,大力发展股权投资计划及股债结合类产品,以满足市场需要。

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而言,一方面,要发挥管理长期资金、配置长期资产、创设长期产品的专业优势,管理好、配置好个人养老金,促进个人养老金保值增值,维护好个人养老金持有人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发挥保险业资产端、负债端的双重功能,把个人养老金投资管理、个人养老金产品提供、个人养老金投顾服务与个人养老保障、养老健康服务结合起来,形成全生命周期、全业务链条、全服务项目的综合性个人养老金服务体系,为支持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和改善民生建设,发挥好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本文系曹德云在2023年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果发布会上的发言) 


上一篇: 吴玉韶:关于养老产业与养老产业金融的几点

下一篇: 魏晨阳:科技赋能养老金融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