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50人论坛欢迎您的访问!

专家观点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 专家观点

CAFF50副秘书长张栋:需求端持续扩张,供给端养老属性不足

来源:CAFF50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21-11-10  阅读次数:  次

2021年11月6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简称“CAFF50”)在京正式发布《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1)》(又称“养老金融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并举办《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1)》发布暨研讨会。


张栋.jpeg

CAFF50副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讲师张栋



在介绍蓝皮书中养老服务金融报告内容时,CAFF50副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讲师张栋指出,在养老服务金融方面,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行业纷纷利用自身优势,开发了类别和形式多样的养老金融产品。但目前养老服务金融市场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供给侧产品设计针对性不强,有效供给不足;需求侧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需求空间受限。关于优化建议,张栋提出要“完善养老金融政策,营造养老服务金融的政策基础;拓展国民收入来源,夯实养老服务金融的经济基础;强化养老金融教育,提高养老服务金融的知识基础;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完善养老服务金融的市场基础。”


以下为发言实录:


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给大家介绍《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1)》中养老服务金融报告的主要内容。

今年,我们把养老服务金融的主要特点概括为:需求端持续扩张,供给端养老属性不足。

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今年的报告作简要介绍:一是养老服务金融概述;二是养老服务金融市场供给与发展现状;三是养老服务金融市场需求与参与情况;四是养老服务金融面临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养老服务金融概述。

我们把养老金融的概念界定为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个核心的组成部分,其中养老金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是满足国民经济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养老产业金融的核心目标则是满足国民养老服务的需求。而养老金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之间又存在着一个差异,即养老金金融指的是通过制度化的养老金来实现相应的经济保障,而养老服务金融则是除养老金制度之外,通过其他方式储备养老财富的金融形式。

基于这样的基本界定,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养老服务金融的概念。我们把养老服务金融界定为金融机构围绕全体社会成员养老相关的投资、理财、消费及其他衍生需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有关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金融活动。根据简化的生命周期理论,我们通常把人的一生分为工作期和退休期两个主要阶段:在工作期,通常人们的劳动收入大于消费,人们在这一阶段将一部分收入用于消费,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同时还有一部分剩余收入会用来积累供退休后消费;在退休期,人们的消费则是大于收入的,此时人们就开始消费工作期的积累以满足退休后的需求,从而来平衡一生的收入。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把养老服务金融划分为两个阶段:工作期的养老财富积累和退休期的养老财富消费。这也形成了养老服务金融的两个核心阶段。以上是养老服务金融的内涵。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二部分——养老服务金融市场供给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

首先来看养老财富积累的阶段。通常来说,养老财富积累是国民参与养老服务金融的准备阶段,是处于工作期的国民为储备更多的养老财富而参与的金融活动。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国民收入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养老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养老财富储备需求逐步显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通过一系列养老金融支持政策的引导,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不断探索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初步形成了满足国民养老财富积累需求的多元化产品体系。

从银行业方面来看,目前主要有两类养老财富积累的产品。第一类产品是养老储蓄产品,即以养老为目的的储蓄(或称存款),具有低风险、收益稳定、灵活便捷等优势。我国国民有着比较强烈的养老储备意识,在未雨绸缪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储蓄一直是广大中国国民财富管理的重要选择,国民储蓄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养老储蓄产品成为很多国民参与养老市场的一个重要选择。第二类产品是养老理财产品,是由银行或银行理财子公司等设计发行的,旨在追求长期稳健增值收益的理财产品。2020年末,17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存续的养老理财产品共116款,其主要特点是投资门槛较低、投资期限相对较长、主打稳健投资。

从基金业方面来看,近些年的重要探索就是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目标基金是一类特殊的公募基金,为服务国民养老储备而生,致力于帮助投资者解决养老投资难题,一直是境外个人养老金投资管理中的主要产品之一,在个人养老金投资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从2018年养老目标基金建立到现在,其规模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如下图)。

从保险业方面来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和养老保障产品是保险业养老财富积累的重要探索。尤其是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从2013年起步以来到2020年底,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2万亿元。可以看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已经成为国民养老储备的重要选择之一。

从信托业方面来看,信托业参与养老财富积累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资产的安全隔离以及可以实现特定的养老目的。但是,由于养老信托的参与门槛相对比较高,目前相关产品数量和参与人数不是特别大。

以上是养老财富积累阶段的基本情况,我们再来看一下养老财富消费阶段的市场情况。一般而言,国民在工作期积累的养老财富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直接可运用于养老消费的财富,比如储蓄、理财和年金等资金形式;另一类是不能直接用于养老消费的财富,比如房产等,这类产品在老年人有需求时可以转换为相应的养老资源。所以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通过银行业、保险业和信托业等金融机构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不断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形式,开创了将不动产转化为养老资金的住房反向抵押模式,也探索了将养老资金和养老服务融合的服务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养老财富消费的金融产品体系。

从银行业方面来说,银行积极探索并推出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主要是解决“房产富人、现金穷人”养老难题的一种探索。也就是说,银行将老年人的房产进行抵押,根据老年人年龄、身体状况、房屋价值等进行综合评估,按月给老年人支付一定的养老金待遇,等老年人去世之后根据约定对房产进行处置。这种模式的前提是房屋价值比较高,且老人和子女在观念上能够接受。实际上,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目前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模式的落地业务还是非常有限的。除此之外,银行业还探索了综合性养老金融服务,将养老理财、便利结算、健康管理、法律顾问等结合到一起,提供综合性、一站式金融服务的模式。这种模式是现在很多银行都在广泛进行探索的。

从保险业方面来说,其重点体现在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这个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跟我们前面讲的银行业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非常相似,目前仅有几家公司开展了相关业务。尽管由于种种因素影响,目前参与量较小,但不可否认的是,该模式也为部分有需求的老年人增加了一种养老选择。

从信托业方面来看,养老消费信托计划主要是将相应的养老消费信托产品和养老服务保障的权益进行结合。目前有一些信托公司与养老服务公司进行了合作和探索。总体来看,目前的产品规模也不是特别大,参与人数也较为有限。

以上是从积累阶段和消费阶段两个方面介绍了养老服务金融市场供给的基本情况。然后我们来看一下第三部分——养老服务金融市场需求情况和参与情况。

首先,养老服务金融的基础认知。我们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在2021年开展了一项养老金融调查,其中有一个题目就是要了解公众关于养老金融知识的自评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给自己养老金融知识自评打分的平均分为71.42,但是这种打分方式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我们又通过利率、通货膨胀、投资风险以及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等一些客观题目的指标来衡量大家的养老金融知识。我们发现,这个客观得分只有63.29分。也就是说,调查对象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养老金融知识的高估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养老金融知识教育来提高国民的养老金融素养。关于养老理财的长期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总体来看,目前国民关于养老理财或投资的目标偏向保守,近一半的调查对象不考虑收益,仅考虑安全。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养老财富的保值增值,其最终结果也影响了养老财富的安全。养老理财或投资风险承受能力与其投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也是国民养老服务金融产品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调查对象的风险偏好整体偏低,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为何近一半的调查对象投资目标都相对趋于保守。

第二,养老服务金融参与的实际情况。从养老服务金融市场的产品情况来看,大家目前参与养老服务金融市场的产品类别是非常多元的,但是又集中体现在银行存款、商业养老保险、银行理财等这样一些比较传统和保守的产品类型上。这也与民众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紧密相关。从具体储备的规模来看,近八成调查对象储备的养老财富在30万元以内。总体来看,目前国民的养老财富储备还相对有限。我们本次调查显示,有近五成的调查对象在不同程度上对未来的收入保障都表示担忧。所以,我们应该在市场上提供更多有效的养老金融产品来丰富国民养老保障的收入来源。

第三,养老服务金融参与意愿。从养老财富储备的开始时间来看,本次调查显示国民已经形成了比较高的养老财富储备意识。有将近60%的人认为在40岁以前就要开始进行养老财富储备。从规模上来说,有将近50%以上的人群认为未来养老财富储备应该在50万元以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养老财富储备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从产品的关注要点来看,安全、稳健、灵活依然是国民最主要的关注要素,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也得到了比较大的关注,这也为养老第三支柱的推广提供了比较好的数据基础。从产品的投资期限来看,大家还是偏向于中短期的投资产品,对于长期投资产品的认同度仍然偏低,这与全生命周期的养老财富储备之间存在一定偏差,需要我们强化相应的养老金融教育。

最后再来看第四部分——养老服务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和优化路径。

刚刚我们介绍了养老服务金融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从问题和挑战方面来看,在需求侧,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需求空间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具体来说,第一,养老金融知识有限,抑制了多元养老储备参与深度;第二,投资风险偏好保守,养老财富储备存在一定的贬值风险;第三,公众可支配收入不足,制约了养老服务金融参与能力。在供给侧,目前养老金融产品设计的针对性不强,有效供给仍然有所不足。具体来说,第一,养老金融产品业务起步较晚,产品供给和市场知晓度受限;第二,养老金融产品市场细分不足,导致市场参与活跃度不高;第三,配套和监管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降低养老金融创新产品认同度。

我们判断,养老服务金融市场在未来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第一,养老财富储备战略将为养老服务金融发展提供新的助力;第二,多元养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将为养老服务金融发展提供新空间;第三,金融科技的突飞猛进将为养老服务金融发展打开新通道;第四,养老金融市场细分将促进养老服务金融的特色化和多元化发展。

对此,我们认为,未来养老服务金融市场发展的优化路径有:第一,进一步完善养老金融政策,营造养老服务金融的政策基础;第二,拓展国民的收入来源,夯实养老服务金融的经济基础;第三,强化养老金融教育,提高养老服务金融的知识基础;第四,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完善养老服务金融的市场基础。

以上就是《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1)》中养老服务金融的主要内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China Ageing Finance Forum,CAFF50)于2015年12月9日正式成立。论坛成员由政界、学界和业界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和重要社会影响力的人士组成。论坛主要关注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部分内容,致力于成为养老金融领域的高端专业智库,旨在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向媒体大众传播专业知识。随着对养老金融研究的深入,为了促进产业落地,贵州国康养老金融研究院于2021年1月29日在北京宣布成立,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一流、综合、专业的养老金融智库。


上一篇: 和君康养事业部曹卓君:多层次资本市场助推

下一篇: CAFF50副秘书长孙博:短期市场容量有

扫码二维码